編輯導語: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更多行業崗位應運而生,比如產品經理就出現了更多行業的分類,更加細分工作職責;如果你想做一名產品經理,那么你應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WMS產品經理的思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最近有一個剛畢業的產品朋友問我應該如何選擇Offer,因為她接到了兩個Offer,一個是數據中臺方向的產品經理,一個是WMS方向的產品經理。希望我能夠給一些意見,讓她參考參考。

除了這位朋友提問以外,其實之前也有在B端產品群里跟幾位朋友溝通交流過,關于WMS的產品經理的一些發展方向和前景的問題;剛好之前也沒有形成文字記錄,那就趁此機會總結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我的選擇是怎么樣的。

一、我看WMS

如果想做WMS產品經理的話,我個人覺得其實這是一個還不錯的賽道,或者說供應鏈管理領域其實是一個挺值得學習也能得到很多鍛煉的一個賽道。

WMS是一個具有行業壁壘的圈子,一般人進不來,進來的人也需要足夠多的業務經驗來沉淀。

有行業壁壘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在于可以靠經驗吃飯,不那么容易被替代和淘汰;壞處則在于,未來的方向比較窄,不太能跳出去。

WMS也是一個很標準化,很自成一套的領域,這意味著你如果熟悉WMS的一些核心的東西,那么這個經驗沉淀是可以復用到其他公司的WMS上的;例如WMS比較核心的幾個功能,出入庫,退件,各種策略(上架,波次,揀貨,補貨),庫存等,只要你從0到1做過,業務也還算熟悉,那么上手其他家的WMS的時候就會很快;因為都大同小異,只不過就是根據業務特性做了一些取舍和選擇。

WMS產品經理是個好方向嗎?

上圖是我之前無意中看到的WMS的招聘JD,我感覺寫得很好,也把一個高級WMS產品要掌握的,要了解的知識和內容都展示出來了。

對于初中級產品來說「收貨、IQC、 入庫、上架及策略、揀存分離規劃、補貨策略及流程、庫區與品類銷量規劃、智能波次、揀貨、集貨、一分二分、打包、出庫、異常件、盤點、報損、跨區調撥」這些知識要全部掌握或者了解肯定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幾年之后,這些內容或多或少還是會遇到,也會有一些從0到1的經驗的。

如果你想做WMS產品經理,那么上面這些內容是你未來努力的方向,現在不懂沒有關系,畢竟業務不同,具體的解決方案也會有不同……

所以只要你有一定的WMS經驗,熟悉相關的業務,自己的產品基本功也能過關,再加上學歷也不差之類的。在深圳找一家差不多的跨境電商公司(賣家)去做WMS產品,或者說是做供應鏈相關的產品方向(TMS/OMS/BMS/ERP等)還是不難的。

WMS產品經理是個好方向嗎?

三、WMS的未來就業考慮

上面提到了我個人還是對WMS方向很看好的,但是我自己前段時間又跳出這個領域了,看起來似乎是打了自己的臉,有點前后矛盾。

下面我就再來解釋一下,我是出于什么考量而跳出這個領域的,看完我的解釋就能明白為什么我說的話有點前后矛盾的感覺了。

從我的觀察和獲取到的信息來看,如果你想去深圳的大廠,例如說騰訊,華為,百度,阿里,頭條之類的,那么你做供應鏈管理這一塊,在深圳其實基本上沒有對口的專業;意味著即使你在這一行深耕了幾年之后,你也不太有可能轉崗進入這些大廠,更別提加入一個還不錯的業務部門了。

WMS產品經理是個好方向嗎?

如果你是想去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廠做WMS的產品,例如說京東,阿里,美團,小米,拼多多等,那么機會還是很大的。一方面的因為公司多,對應的崗位也就多;另外一方面是供應鏈方向的缺口也大,缺WMS經驗的人才。

之前和深圳WMS圈子的一些產品朋友聊過,如果是在深圳做WMS這個領域,大家心里第一想去的公司就是蝦皮,其次就是順豐,接著就是菜鳥(和4px的業務有關系)的但是量比較少;所以總體來看,能選的稍微比較大的公司,其實就是蝦皮和順豐了。

蝦皮目前門檻很高,因為大家都聽說很香,所以一群人擠破頭進去,自然門檻也就是水漲船高;順豐的話在網上口碑參差不齊,也就是說如果你去了一個好部門,那么你會覺得順豐科技挺好的,但是如果你去了一個很一般的部門,那么你會覺得順豐科技是一個神坑。但是不管怎么樣,順豐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頭部效應,尤其是在深圳,所以在供應鏈管理這一塊還是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的,畢竟有業務基礎在這個地方。

所以,如果我們結合未來的就業方向來看,如果在深圳做WMS,然后又希望過來幾年之后有所沉淀可以去一些頭部的大廠繼續精進自己,那么可選的大廠就很少了;這意味著WMS行業的產品要么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擠進去少有的幾個大廠,要么在一些中小型公司繼續干,要么考慮轉崗去其他方向。

但是如果我們跳出這種大廠情節來看,WMS領域還是很香的;因為前面提到了WMS方向是一個經驗可復用性很強的領域,所以如果你不想去大廠,在深圳跨境電商行業里找一個WMS領域的崗位,還是不難的。

這種情況下,同行跳同行,行業經驗可以直接落地,業務方面還能互相借鑒避免踩坑,跳槽者其實可以算作是一個香餑餑了。

那我自己為什么看好WMS,但是卻又跳出來去做CRM相關的領域呢,歸納一下原因有三:

1)我有大廠情節,但是不算嚴重。我希望未來我的職業履歷上有一份這樣的背景,它不一定如我所想的那么有含金量或者美滋滋,但是這是一種側面證明我能力的方式,所以我會努力盡量爭取往這一塊靠。如果我繼續做WMS,那么再干幾年,收益就邊際遞減了,因為缺口還是那么小,而我的職業背景履歷卻依然單薄,不夠看。

2)我對深圳的WMS這一塊行業的情況挺了解的,同行之中沒有什么特別想去的公司。有一些公司的信息是從朋友那里打聽來的,還有一些信息是自己做競品調研的時候發現的。如果我選擇跳同行,機會其實挺多,但是還是免不了會回歸我之前所做的內容,甚至可能要繼續從0開始,排除萬難,從頭開始走一遍走過的路,對我來說是一種不可接受的損耗。因為沒有增量的工作或者增量很少工作,對一個處于黃金時期的產品經理來說就是「不進則退」。

3)我有更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希望自己不僅僅局限于某個領域,不想一直做一枚螺絲釘。關于螺絲釘,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螺絲釘很多情況下是大家自嘲的說法,但是說著說著很多人就信以為真了。工作當中,各掃門前雪,絕不越界,深耕多年也就只懂跟自己很相關的業務內容,拒絕接受學習新的東西,也不善于觀察外界的變化,危機意識不夠強……而我的職業規劃理念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避免成為螺絲釘,尤其是年輕氣盛的黃金年代,應該多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以此來驅動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穩。

我選擇做CRM領域,一方面是按職業規劃做出的選擇,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橫向拓展自己的業務知識,機緣巧合下進了這家公司做CRM。如果有合適的機會OA,SCM,其他SaaS領域我也會考慮的。

那么WMS值不值得做呢?

最后再總結一下,對于新人來說,WMS這個方向的產品值不值得做,要不要做。

我個人給出的建議是,這個東西沒有標準答案,需要結合三個因素來看。首先看你未來的職業規劃,接著看你所處的城市,最后再看當前給offer的公司的具體情況。

如果你有很濃烈的大廠情節,覺得自己人生履歷上一定要有這么一個背景,那么你接下來就應該考慮一下你所處的城市在哪里,這個城市有這么多大廠的缺口給到你選擇么?最后再結合發Offer的公司是怎樣的,有沒有完善的培養制度,有沒有很好的機會鍛煉學習。

如果想去大廠,在北京或上海,或者可以接受后期換城市工作,當前的公司情況也還不錯,那么WMS就很值得加入,是一個不錯的領域和方向;如果在深圳,想進BAT等大廠,那么機會就很渺茫,要慎重考慮一下。

如果你的職業規劃沒有那么強的目的性,大公司小公司都無所謂,只要有差不多的可發揮的空間即可。那么你就不用太看重大廠機會是否足夠,城市也可以放開很多限制;尤其是在深圳的話,中小型公司需要WMS或者供應鏈相關的產品的缺口還是很大的。所以符合這個情況的朋友,建議可以考慮加入WMS這一行,畢竟深圳機會還是很多的。

當然我把城市放在第二是因為我個人會比較看中城市這一塊,對深圳也挺有好感的,短期內不太會考慮為了一份工作而換一個很遠的城市。例如深圳-廣州我可以接受,深圳-北京就完全不能接受,深圳-上海/杭州短期內也不太考慮。如果你對城市沒有什么特別的偏好,也希望可以去不同城市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么城市可以忽略不計,重點看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當前Offer公司的具體情況即可。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讓一些對WMS感興趣但是又挺迷茫的朋友有所幫助,當然除了WMS之外,類似的跨境電商ERP或者TMS/BMS/OMS等其實也是大同小異的,做相關的職業規劃的時候也可以借鑒一下我對WMS方面的建議。

職業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也許當前的你可能總是想著要進大廠,過了兩年之后就會發現還是中小型公司比較舒服也不一定。

也有可能你當前對大廠無感,某個時機之下,你內心又充滿了向往之情也有可能……

無論最終的選擇是怎么樣的,我都衷心地祝愿各位:未來的每一步路都可以走得踏實,走得穩健,也能走得又快又遠!

#專欄作家#

vitamin,微信公眾號:皮醬叨逼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公眾號運營小白,初中級B端產品一枚(一年開發經驗+三年產品經驗)。主導過在線教育類產品,目前是跨境電商供應鏈倉儲物流產品一枚,歡迎勾搭,一同學習。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快速連結:品牌行銷點點讚

GOOD485885CE4EED


胚胎停育了怎麼辦遲到的青春期 或增加骨質疏松風險春季容易犯困的主要病因是什麼?長按五個穴位可改善(防春困)足通谷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dde2vxs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